<form id="7hfzn"><nobr id="7hfzn"></nobr></form>

    <noframes id="7hfzn">

    支持IPv6

    當前位置:首頁 > 專題 > 熱點專題 > 網絡中國節

    【網絡中國節·七夕】邂逅傳統文化,共度浪漫七夕

    發布時間:2021-08-16 16:11 來源:南寧市武鳴區融媒體中心 【 字體:

    七夕節

    又名乞巧節、七巧節或七姐誕

    發源于中國

    是華人地區以及東亞各國的傳統節日

    該節日來自于牛郎與織女的傳說

    在農歷七月初七慶祝

    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

    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

    所以人們稱這天為

    “乞巧節”或“少女節”、“女兒節”

    2006年5月20日

    七夕被中國國務院列入

    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

    七夕節以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為載體

    表達的是已婚男女之間

    不離不棄、白頭偕老的情感

    恪守的是雙方對愛的承諾

    隨著時間演變

    七夕現已成為中國情人節

    民間習俗

    穿針乞巧

    《東京夢華錄》說,七月七夕“以小蜘蛛安合子內,次日看之,若網圓正謂之得巧?!薄段骶╇s記》說:“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于開襟樓,人具習之?!蹦铣鹤谥\《荊楚歲時記》說:“七月七日,是夕人家婦女結彩樓穿七孔外,或以金銀愉石為針?!?/span>


    喜蛛應巧

    五代王仁?!堕_元天寶遺事》說:“七月七日,各捉蜘蛛于小盒中,至曉開;視蛛網稀密以為得巧之侯。密者言巧多,稀者言巧少。中國民間亦效之”宋朝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說,七月七夕“以小蜘蛛安合子內,次日看之,若網圓正謂之得巧?!?/span>

    投針驗巧

    明劉侗、于奕正的《帝京景物略》說:“七月七日之午丟巧針。婦女曝盎水日中,頃之,水膜生面,繡針投之則浮,看水底針影。有成云物花頭鳥獸影者,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,謂乞得巧;其影粗如錘、細如絲、直如軸蠟,此拙征矣?!?/span>

    拜織女

    民間傳說織女是編織云彩、紡織業者,是情侶、婦女、兒童的保護神,凡間的婦女便在這一天晚上和自己的朋友或鄰里們約好五六人,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藝,同時向她求賜美滿姻緣。

    拜魁星

    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??侵魑氖?,想求取功名的讀書人特別崇敬魁星,所以一定在七夕這天祭拜,祈求他保佑自己考運亨通??菭斁褪强沸?,廿八宿中的奎星,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,也魁星或魁首。古代士子中狀元時稱“大魁天下士”或“一舉奪魁”,都是因為魁星主掌考運的緣故。


   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
    车内 揉搓 呻 娇喘

      <form id="7hfzn"><nobr id="7hfzn"></nobr></form>

      <noframes id="7hfzn">